3月22日,县委书记孙志标推进汛前重点防汛水利工程建设,强调水利工程是防汛排涝的根本保障,要从始至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增强风险意识、极限思维,以更加扎实有效的举措抓紧抓实水利项目建设,全力筑牢安全防线。县领导张远涵参加活动。
■ 严格落实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责。生态环境部门负责推进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溯源和整治。农业农村部门负责履行食用农产品从种植养殖到进入批发、零售市场或生产加工公司前的质量安全监管职责;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履行食用农产品进入批发、零售市场或生产加工公司后的质量安全监管职责。
■ 加强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农业农村部门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切实发挥承诺达标合格证在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中的衔接作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要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强化进货查验,指导食用农产品批发商业市场依法开展入场查验和抽样检验,加限用药物和易超标常规药物残留速测力度。
■ 强化肉类产品检验检疫出证查验。农业农村部门要强化肉类产品检验检疫出证管理,建立完善屠宰检疫出证信息化系统,推进肉类产品的质量检验无纸化出证,明确检验检疫证明公开查验途径。完善禁止对牲畜、禽类注水或注入其他物质的相关规定。
■ 加快建立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协作和执法合作机制。农业农村部要会同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制定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办法,建立健全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目录。
■ 规范食品生产经营市场准入。食品生产经营许可部门应严格落实许可审查要求,严禁擅自改变许可条件或未经审查即予许可。加强传统特色食品加工制作流程与工艺保护,与现代检测技术有机衔接,确保食品特色和质量安全。
■ 完善特殊食品注册许可制度。省级以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职责严格开展特殊食品注册、备案、生产许可审查,对合乎条件的重点品种实施优先审评审批。市场监管总局和国家卫生健康委要加强协作,开展特殊食品技术联动、专家联审;统筹完善食品健康声称和保健食品功能声称相关工作。
■ 完善食品安全检查员制度。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强食品安全检查履职能力建设,加强完善食品安全检查员制度,做好许可审查、监督检查、注册核查等专业检查工作。
■ 加强食品贮存安全监管。加强对从事食用农产品、食品、食品添加剂及食品原料等贮存主体的监督检查,规范贮存经营行为。
■ 落实食品贮存主体责任。食品贮存主体应建立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保证必备的食品贮存条件,实施食品贮存全过程记录,严格风险管控。
■ 强化食品贮存属地管理责任。非食品生产经营者从事对温度、湿度等有特别的条件食品贮存业务的,应纳入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范围。
■ 建立实施散装液态食品运输准运制度。依法建立散装液态食品运输准运制度,明确运输散装液态食品车辆的食品安全准入条件和技术标准,核发食品准运证明,确保专车专用。
■ 加强食品运输全过程监管。建立健全对食品和食用农产品运输发货方、承运方、收货方的协同监督管理机制,研究制定运输电子联单管理要求,加强交付、装卸、运输管理和运输工具日常管理,强化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压实各方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防范污染变质风险。
■ 强化食品寄递安全管理。邮政管理部门要督促邮政企业、快递公司落实实名收寄、收寄验视、过机安检制度,防范利用寄递渠道寄递假冒伪劣食品。
■ 加强网络订餐配送安全管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将掌握食品安全法律知识纳入网约配送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网络订餐平台、餐饮经营者应依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结合实际建立适合网络订餐配送行业劳动者的培训模式,强化食品安全法律知识培训。
■ 压实网络食品销售从业主体责任。网络交易平台企业要按规定设置专门的食品安全管理机构或指定专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主播及其服务机构要规范开展营销活动,依法对其推荐的食品进行查验。食品生产经营者要严把质量安全关,保持线上线下同标同质。
■ 强化网络销售食品安全问题协同治理。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要会同农业农村、工业与信息化、网信、广电等部门明确直播带货、私域电商、社区团购等网络食品销售新业态治理要求,依职责加强网络销售食品安全问题信息监测通报和协查处置。网信部门对各部门通报的网络销售食品安全方面的不实虚假信息配合做好相应处置工作。强化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双向衔接,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 加强网络订餐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要会同工业与信息化、网信等部门对存在食品安全严重违法情形的平台依法处置。推动平台和商户实行“互联网+明厨亮灶”,强化无堂食外卖监管和社会监督。
■ 强化集中用餐单位食品安全协同管理。教育、民政、卫生健康等部门要强化对本行业集中用餐单位的食品安全教育和日常管理。
■ 完善校园食品安全协同管理机制。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学校食品安全相关工作的统筹管理和指导,完善学校食堂大宗食材供应商资质评审制度,建立供应商不良记录清单,推动优质安全食材进入学校食堂。推动学校食堂大宗食材集中招标采购,建立采购数字化平台,规范食材采购、供应、验收、结算等流程。教育部门要指导中小学校园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高效规范运行,会同市场监管等部门及时办理反馈或直送的问题。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要严格承包经营、食材供应、供餐等经营主体准入许可,依法查处涉及学校食品安全违法行为。
■ 强化进口食品部门监管联动。境外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可能对我国境内造成影响,或者在进口食品中发现严重食品安全问题的,海关应当及时采取风险预警或者控制措施。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发现国内市场上销售的进口食品存在严重食品安全问题,或者在生产加工环节发现企业将进口的非食品原料用于食品生产加工的,应当及时采取风险防控措施,依法依规处置并向同级海关通报。有关部门应依职责加强对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食品生产经营的安全监管。
■ 完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食品监管制度。商务部要会同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建立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食品负面清单,将明令暂停进口的疫区食品以及因出现重大质量安全风险启动应急处置的食品等列入负面清单并实时调整。海关要依据市场监管部门需要,按规定提供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平台及境内服务商等相关信息,及时开展食品安全风险信息交流。市场监管总局、商务部等部门要逐步明确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食品召回责任。
生活中,一些女性比较排斥吃肉,认为吃肉会长胖,不利于保持身材。其实,从科学健康角度而言,适度增加肉类摄入对女性而言更为明智。
肉类是血红素铁含量较为丰富的食物,在补铁方面吸收率较高,有证据说明,增加畜肉摄入能够更好的降低贫血的发病风险。
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参与体内氧的运送和组织吸收过程,维持正常的造血功能。《2021中国白领女性膳食健康白皮书》中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我国18~49岁女性中有72.2%的人铁摄入量低于当时的推荐摄入量,存在铁缺乏风险。
饮食中缺铁会增加患缺铁性贫血的风险,也会让人变得冷漠呆板、头晕、疲劳乏力、皮肤苍白,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中建议,男性和女性铁的推荐摄入量分别是12毫克/天、18毫克/天,可见女性比男性需要更加多的铁。
这是因为成年女性每个月都会经历月经,月经期间失血量较多,因此就需要更多铁储备。孕期和哺乳期女性铁的需求量会促进增加。50岁以后绝经的女性,铁需求量就会下降到10毫克/天。
人体不能自行合成维生素B12,必须得从食物中获取。在膳食中,维生素B12的大多数来自是动物性食物,植物中几乎不含有维生素B12。
有研究显示,在一般人群中受维生素B12边缘性缺乏影响的比例为2.5%~26%,儿童、青少年、老人、素食人群以及育龄期女性缺乏风险较高。
缺乏维生素B12可能会让人出现神经系统问题、记忆力减退、精神抑郁、疲劳,长期缺乏会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
肉类富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而且畜肉蛋白质氨基酸组成与人体需要比较接近。如果不吃肉或者吃不够肉,会直接影响蛋白质的摄入,进而影响肌肉合成。
特别是对于减肥中的女性,不吃肉会增加肌肉流失,以此来降低身体代谢,影响免疫力。
来自英国牛津大学的一项研究招募了54898名参与者,根据饮食特征将其分为:
研究人员对参与者进行了平均长达17.6年的随访,其间,参与者共发生了3941例总骨折。
与食肉者相比,素食者的全骨折风险增加了11%,纯素食主义者发生全骨折的风险明显地增加50%。此外,与食肉者相比,食鱼者、素食者和纯素食主义者的髋部骨折风险分别增加了26%、25%和131%。
该研究结果为:不吃肉的人发生全骨折风险以及特定部位骨折的风险都比吃肉的人高。
更年期的女性更要关注骨折问题,雌激素水平的下降会让骨骼中的钙快速丢失,增加患骨质疏松的风险,也会增加骨折风险。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天需摄入120~200克动物性食物,即平均摄入鱼类40~75克,畜禽肉类40~75克,蛋类40~50克。
同时要控制好红肉的摄入量。猪牛羊等畜肉属于红肉,这类肉含有较高的饱和脂肪酸,过多摄入不利于心血管健康。目前有充足的证据说明,过多摄入红肉可增加患2型糖尿病、结直肠癌以及肥胖的发病风险。
建议优先吃瘦肉,多选禽肉和鱼虾贝类。这类肉饱和脂肪酸含量较低,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贝类中的蛏子,不仅富含优质蛋白质,而且铁含量丰富,是猪里脊的22.4倍。
在肉类的烹调上,推荐选择少油的烹调方法,比如清蒸、炖煮、少油炒。煎炸、烧烤等高温烹调的方式易产生致癌物,污染食物,影响人体健康。
少吃烟熏肉、腊肉、培根、火腿等加工肉类。这类食物不仅含有较多的盐,而且油脂过度氧化,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常吃会带来健康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早就将加工肉类列为1类致癌物了,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经常吃这类肉存在致癌风险。
补充维生素B12: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发酵豆制品,比如纳豆、少量臭豆腐乳和红腐乳、豆豉。
补铁: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铁含量较高的蔬菜,比如黑木耳、苋菜、红胡萝卜缨、苦苣菜等,同时搭配含有非常多的维生素C的蔬果,比如甜椒、猕猴桃、番石榴、草莓等,提高铁的吸收利用率。
另外,还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蛋白质粉、铁剂、维生素B12等膳食补充剂,更好地满足身体需求。
总之,肉类能为咱们提供丰富的营养,女性适当多吃能预防贫血、降低骨折风险、降低抑郁风险,吃对了还能更好地减肥。
这期为您准备的有国联开元名都住房体验券、自助早餐券,江苏有线G”手机卡、小眙啤酒等丰富礼品!
②“点赞”量前10名、“分享”量前10名、“留言”精选量前10名的网友可获得福利(排名后台会自动统计)。下期开奖时间:4月1日。
- 上一篇: 山西医治再生障碍性贫血三甲医院哪家好
- 下一篇: 网红翻车事件引发热议搜狐简单AI助力创作者快速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