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天水各地的富士苹果进入采收时节。田间地头,果农正在采摘分拣;交易市场,客商忙着过秤装车。从田间到市场,从线下到线上,处处涌动着“硕果满枝、产销两旺”的喜人景象。
![]()
10月22日,记者走进秦安县安伏镇刘洼村的苹果园,果农们趁着晴好天气,加紧采摘挂满枝头的苹果。该村海拔适中,通风条件好,光照充足,生产的苹果脆嫩多汁,酸甜可口,受到市场广泛认可。
“我种了10多亩苹果,今年能采收五六万斤,大概能收入十二三万元。今年苹果价格好,果农很开心。”采摘苹果的果农高增旺高兴地说。
近年来,安伏镇一直格外的重视苹果产业的发展,通过加大对苹果产业的投入和扶持力度,不断壮大果品产业,打造具有安伏特色的苹果品牌。
![]()
在安伏镇助农直播中心记者看到,该中心负责人邵宏伟正在线上直播销售苹果。“我们镇的苹果在微信、快手、抖音、淘宝等平台销售很火爆,每天订单络绎不绝。”邵宏伟说,“全镇林果产品线%以上,推动了安伏苹果、蜜桃、白脆瓜等农特产品从‘田间地头’走向‘云端市场’。”
安伏镇党建办主任许文龙表示:“全镇林果产业面积达2.1万亩,预计2025年苹果总产量1.1万吨,总产值达2.52亿元。”
![]()
为进一步延伸苹果产业链,秦安县还全力发展冷链仓储、交易市场等配套设施。走进秦安雪原果品有限责任公司的机选车间,苹果经过设备水洗、烘干、称重等环节,进入不同等次的包装线,工人们再对每颗苹果进行复检、贴标,分装在不一样的规格的包装箱中。
![]()
正在车间分拣苹果的苏芳芳边干活边说:“我家住在公司附近,在这里打工一个月工资4000至5000元,就近务工既能顾家也能挣钱,感觉挺幸福的。”
秦安雪原果品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一家集果品收购、贮藏、加工为一体的省级产业化有突出贡献的公司,通过不停地改进革新储存分拣技术和经营模式,公司营业额连年增长,年收购果品2万多吨。
秦安雪原果品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蔡全斌和记者说:“今年销售量总体不错,价格相对去年来说稍微高一些。截至目前,我们的销售量达1000多吨,营业额达3000多万元。”
乡村要振兴,产业要先行。在秦州区中梁镇茹家湾村苹果园,果农马蛇娃穿梭其间忙着采摘,田埂边装满果子的果筐整齐排列。他家一共种了8亩苹果,其中富士6亩,花牛2亩。“今年的苹果长势好,客商多,价钱特别好,一共能卖13万元左右。”马蛇娃说。
中梁镇茹家湾村村委会副主任靳建芳对今年的苹果价格非常满意:“我们村一共800多亩苹果,今年收成好,客商也特别多,整体来说今年收入能达到700多万元。”
随着苹果的成熟上市,全国各地的客商纷纷汇聚天水。四川客商廖波今年10月初就来中梁镇收购苹果,目前差不多收购1000吨苹果。“今年苹果价钱好,收购价都是4元以上。”廖波说,“我在中梁收购苹果十几年了,这里苹果的品种、口感都更适合四川消费者的口味。”
![]()
位于中梁镇的秦州区卓越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最近也正在大量收购苹果,果农们满载着苹果前来交易,工人们忙着收货、装箱、入库。为让丰收果实顺利变现,该合作社产销渠道全畅通,“红果”变“金果”,构建起“线下集采+线上直播”的立体销售网络,苹果刚下枝头,就通过抖音、淘宝等平台“飞”出了大山。
“线上销售价格挺好的,每斤在5元以上,截至目前在线万斤苹果。线万斤苹果。”合作社负责人刘永永说,“今年的苹果质量好,价格高,销售快,老百姓的收入也高。”
中梁镇副镇长王兵表示:“中梁镇土地面积4.5万亩,果品种植培养面积达4.3万亩,其中苹果种植培养面积2.4万亩,苹果年产量4.5万吨,年产值4亿元,带动农民纯收入达8000元以上。”
![]()
苹果作为天水市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和群众增收的重要支柱性产业,天水市通过改造提升低质低效果园、建设果园防灾减灾设施等方式,全市果品品质得到一定效果提升,优质商品果率提升到了80%。
截至10月21日,全市花牛、富士苹果已销售贮藏249.97万吨,约占预计总产量281万吨的88%。其中,花牛苹果已销售贮藏194.4万吨,约占预计产量200万吨的97.2%;富士苹果已销售贮藏53.57万吨,约占预计产量81万吨的66.1%。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浙江、河南、四川、黑龙江等省市的重点批发商业市场和商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