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三家大牌商超倒闭变身“开心农场会员店”

  走在沈阳的街头,曾几何时门庭若市的兴隆大家庭、家乐福、华润万家等大型商超,如今已纷纷改换门庭。新隆嘉、开心农场、比优特等本土品牌如雨后春笋般进驻这些门店原址,上演着一场零售业的“改朝换代”。

  就在最近一段时间内,沈阳连续新增了三家开心农场会员店,它们分别是铁西金牛店、大东联合路店,以及浑南建筑大学店。

  原址是家乐福铁西金牛店,该店是家乐福在沈阳的第二家卖场。2004年开业,位于铁西区兴华大街与沈辽路交叉处的维华商业广场内。该地点最早是沈阳金牛拖拉机制造厂(俗称“小拖”)的旧址,因此该家乐福门店被命名为“铁西金牛店”以纪念这段历史。

  2023年6月,由于苏宁资金链问题导致沈阳家乐福整体关闭,金牛店也随之停业。随后,维华商场收回场地并进行招商,最终由本土连锁超市“开心农场”接手,并于2023年底改造为开心农场A会员店,定位为“东北版山姆会员店”,主打生鲜、现制食品及超高的性价比商品。

  根据华润万家官方发布的消息称,位于大东区北海街83号的华润万家华北大区联合路店,地上F1层为招商区,F2层招商+超市,建筑面积28242.6平方米。

  拟邀请供应商为沈阳春蓬生鲜有限公司,而这个沈阳春蓬生鲜,就是大家熟悉的开心农场的责任公司,现已进行备案,待华润万家退出后,后续相关工作会开展。

  根据最新信息,华润万家浑南建筑大学店已于2025年2月进入闭店倒计时阶段。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该店原址后续将转型为开心农场A会员店,这一信息已通过超市招聘广告得到官方确认。招聘信息数据显示新店将延续开心农场特有的会员店运营模式,而非保留原有华润万家品牌。

  曾被誉为“东北第一mall”的兴隆大家庭,在沈阳经营二十余年后于2021年黯然退场;全球零售巨头家乐福也败走沈阳;华润万家也在收缩沈阳市场的布局。这一些企业的退出,表面看是经营不善,实则是传统大卖场模式与新时代消费需求脱节的必然结果。

  传统商超普遍采用“通道费”的盈利模式,通过向供应商收取进场费、堆头费等获取收入,而非依靠商品差价。这种模式在电商冲击下显得笨重且低效,沈阳某原家乐福店长透露:“我们60%的利润来自通道费,当供应商转向线上渠道,这一模式就难以为继。”

  一位35岁的沈阳母亲表示:“现在我通过美团买菜下单,半小时就能送到家,价格还比超市便宜,为什么还要花两小时逛超市?”这种消费习惯的变化具有代际特征,35岁以下消费者网购生鲜的比例高达63%。

  成功接盘的本土商超展现出更强的适应性。比优特采取“社区嵌入式”布局,新隆嘉聚焦生鲜品类,其生鲜占比达60%,远超行业平均的30%。一位零售分析师指出,本土企业更了解东北消费者的偏好,比如对新鲜度而非品牌的高要求,对实惠而非体验的重视,这使它们能精准调整商品结构。

  传统商超依赖的“周末全家开车大采购”场景正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即时满足、碎片化购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沈阳消费者平均购物频次从2015年的每周1.2次增至2022年的每周3.4次,单次消费金额则从185元降至72元。这种变化要求零售商超必须离消费者更近、更便捷。

  一方面,中高收入群体追求购物体验,带动了万象城等高端商场的发展;另一方面,大家对价格更加敏感。本土商超恰恰抓住了后者,开心农场通过“基地直采”模式使蔬菜价格比传统商超低15%-20%,这正是其快速扩张的关键。

  沈阳城市规划研究院的一份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社区商业面积占比从18%提升至27%。“最后一公里”的商业经济价值被重新发现。新隆嘉大多选址成熟社区,其70%的顾客来自周边1.5公里范围内,这种近距离优势是传统大卖场不能够比拟的。

  本土商超的崛起反映了东北地区农业供应链的成熟。比优特在辽宁建有12个农产品直采基地,从采摘到上架可控制在8小时内。这种短链供应不仅减少相关成本,更保证了新鲜度,形成了对全国性连锁的差异化优势。一位供应链专家评价:“过去东北农产品‘出关难’”,现在本土零售商正在构建区域内循环,这是质的飞跃。

  这些本土商超的扩张创造了大量本地就业。新隆嘉95%的员工为沈阳本地人,管理层也多从内部培养。同时,它们更热情参加社区活动,如比优特连续五年举办“邻里节”,这种社区融入度是全国性连锁难以企及的。

  沈阳商超的更迭潮在全国具有普遍意义,类似现象在长沙、昆明等地也有显现,只是接盘者不同——在长沙是步步高,在昆明是日新达。

  全国连锁要么像永辉那样放权给区域采购,要么像阿里那样通过收购本土企业进入市场。而沈阳市场的演变告诉我们:在消费分级时代,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零售模式,唯有深度理解本地消费者,才能在变革中立于不败之地。

  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这场变革最终带来了更丰富的选择、更便利的服务和更实惠的价格。正如一位沈阳市民所说:“不管招牌怎么换,我们能买到更新鲜便宜的菜,就是好事。”或许,这就是商业演进最朴素也最根本的逻辑。

相关阅读